關註

據悉,由於異常炎熱和幹燥的天氣,歐洲重要航道萊茵河的水位非常低,許多船舶因此無法滿載運輸,部分關鍵河段被迫暫停航行。這提高瞭貨運成本,並進一步加劇瞭歐洲主要港口的擁堵,同時威脅到萊茵河沿岸的貿易。

萊茵河是歐洲一條重要的航運通道,從瑞士阿爾卑斯山經德國工業中心地帶流入北海,是谷物、化學品、煤炭等各類產品的主要運輸路線,同時也是工業生產商與鹿特丹和阿姆斯特丹等北海港口的全球出口碼頭之間的重要紐帶。

近日,部分河段的水位降至32厘米,主要駁船運營商Contargo表示,為瞭安全起見,將在很大程度上停止在萊茵河上遊和中遊的航行。

萊茵河的低水位已經導致航運延誤,並將部分運費推高瞭五倍以上。上周,由於Kaub河段上遊水位降低,駁船運營商Contargo實施瞭589歐元(601美元)/TEU和775歐元(792美元)/FEU的低水位附加費。

另外,為防止擱淺,一些貨船的裝載量被迫減少到其正常運力的四分之一左右,這意味著需要更多的船舶來運輸通常可以裝在一艘船上的貨物。

圖源:pixabay.com

一位船長表示:“通常情況下,航行時船下有兩米多深,但現在有些地方隻有40厘米。對我們來說,面臨的挑戰是在不觸碰、不損壞船的情況下通過這些點。”“由於水位低,航行路線變得更窄,我們實際上開始像火車一樣排隊航行。”而其他無法適應淺水的船舶已經完全停止航行。

對歐洲供應鏈而言,萊茵河的航運瓶頸“來得很不是時候”,因為歐洲正在應對嚴重的港口擁堵。歐洲最大內陸港口杜伊斯堡的發言人表示:“船舶隻能裝載更少的貨物,這進一步加劇瞭當前的供應鏈問題。”

有報道稱,航運公司預測本周可能不得不停止航行,將貨物轉向公路和鐵路。然而,由於鐵路優先考慮煤炭和礦產品,因此對其他產品而言,可用的運輸空間有限。

萊茵河是西歐最重要的運輸燃料和其他工業品的河流。其航運瓶頸對於歐洲最大經濟體德國來說是另一個拖累。該國正努力應對高通脹、供應鏈中斷和俄烏沖突之後飆漲的天然氣價格。

對於一艘液體油輪駁船來說,萊茵河上的運費已經從6月份的約20歐元每噸升至110歐元每噸。信用評級機構穆迪表示,萊茵河低水位將增加化工公司的成本,特別是那些在萊茵河上遊有生產設施的公司,並可能導致減產。

化工集團巴斯夫(BASF.DE)上周曾表示,不排除減產的可能性。有兩傢燃煤發電廠報告稱,由於無法通過河流運輸足夠的燃料,它們被要求降低運行水平。燃煤發電廠現在已重新成為俄羅斯天然氣供應的替代品。

德國聯邦水文研究所預計,由於氣候變化導致的冰川融化和降雪量減少,萊茵河未來或將經歷長時間的低水位。

有經濟學傢估計,萊茵河航運的中斷可能會使德國今年的整體經濟增長率下降0.5個百分點。

據悉,企業正通過卡車或火車運送更多的貨物,以彌補萊茵河的供應短缺。上周日公佈的一項法令草案顯示,如果萊茵河水位進一步下降,德國計劃將能源生產所需的材料和設備的運輸作為國傢鐵路網的優先事項。